时间:2025-04-21 10:29:44
人气:
编辑:孙名祖
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,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(CVD)以及慢性肾脏病(CKD)的发病率不断攀升,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。北京健康促进会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地实施的推进单位,特别发起“真知灼见-“糖心肾”共管共治思考汇”项目,邀请内分泌科、心内科、肾内科的专家们,共同探讨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(CVD)和慢性肾脏病(CKD)共病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进展以及疾病综合管理策略等内容,助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。
本期访谈嘉宾:李晓牧
• 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
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常务副主任
•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
•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
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
•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MJ,PNAS,Nature communications,Diabetologia,Cell reports,等杂志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
• 获国家优秀青年医师,上海市“医苑新星”杰出青年医学人才,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,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三等奖
项目组:什么是糖尿病肾病?
李晓牧教授: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,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。多种危险因素,如血糖、血压和体重的控制不当,都可能诱发糖尿病肾病。此外,许多应激状态也可能加剧糖尿病肾病的病情。对于生活方式干预管理不佳的患者,一旦遭遇严重感染、失血、休克等应激事件,糖尿病肾病的病情极易恶化。因此,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,时刻保持警惕。
项目组:什么是“糖心肾”共管?
李晓牧教授:在临床实践中,“糖心肾”共管模式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广泛认可。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因为许多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、肾脏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,其中大多数患者存在两种或三种疾病的共存现象。这表明三类疾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,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相互加剧,导致病情恶化。因此,在治疗这些疾病时,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策略,同时关注多种疾病的治疗,才能帮助患者更有效地控制病情,延缓并发症的发展,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。
项目组:药物治疗上,糖心肾共管需要遵循什么原则?
李晓牧教授:在日常用药管理中,对于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,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治疗需求,包括血糖、血压控制,心脏保护,以及对肾脏并发症的治疗。
在开具药物处方时,医生需要确保药物能同时兼顾血糖控制、心脏和肾脏的高风险因素以及相关并发症的管理。只有全面考虑这三个方面,才能实现最佳治疗效果。如果忽视了其中的关键因素,比如仅专注于血糖控制而忽略了心脏和肾脏并发症的保护,治疗效果可能会显著降低,难以满足患者对于延缓心脏和肾脏并发症进展、提高生活质量的更高需求。
项目组:哪些人群需要关注糖心肾共管?
李晓牧教授:对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,例如,一些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,如果同时伴有肥胖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等多重代谢性危险因素,他们并发糖、心、肾多种疾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。这些患者必须做好定期且规律的筛查,以便在糖、心、肾疾病发生或处于早期阶段时,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。
此外,冠心病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,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和肥胖症。对于这些患者,同样需要增强糖心肾共管理念,并采取多病共治的综合措施。
特别鸣谢
感谢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、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、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、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对真知灼见-“糖心肾”共管共治思考汇项目的支持。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
Copyright@ 2017-2018 备案号: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. 人民健康报为独立站点,不属于任何机构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,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保证或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站立场;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,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,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,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含文章中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本站将会进行相应处理。